全日制农业机械化领域硕士专业学位公司产品方案
领域代码:470109
领域名称:农业机械化 领域英文名称: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一、培养目标
农业机械化领域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机械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农业机械化领域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二)农业机械化领域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农业机械化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推广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
(三)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掌握传媒理论及技术的基本知识。
二、领域简介
农业机械化是根据农林牧副渔各行业生产、农村建设以及农民生活的需要,示范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普及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知识,指导农业生产者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效利用资源,增加产品产量,改善品质。
三、招生对象与学习年限
招生对象主要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
(一)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
(二)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为主,聘请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等环节的指导工作。校外导师一般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
五、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
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总学分数不少于33学分。
(一)课程学习不少于27学分,包括公共课11学分、领域主干课10学分、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选修课一般由员工选修,导师同意。课程设置见附表。
(二)校外实践研究6学分,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必修环节不计学分,应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实践研究活动、答辩等。
六、实践环节
校外实践研究是全日制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往届本科毕业的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校外实践研究,应届本科毕业的研究生校外实践研究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考核合格获得6学分。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专业校外实践研究,指导其开展实践学习。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培养单位应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进行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七、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论文选题
论文的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农业推广项目策划、农业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的研制、开发和应用技术,可以是农业、农村管理理论和实践。论文选题应有一定技术难度、先进性和足够的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应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问题的能力。
(二)论文形式
论文形式可采用项目设计、研究论文或调研报告等
(三)论文评审与答辩
1、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察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查其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查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查其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应有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至少有5位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应有来自农业生产或管理一线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5~7位专家组成。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四)学位授予
1、要求本专业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
2、要求本专业研究生在读期间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
达到以上条件,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论文评审、答辩及学位授予按照《三亿体育有限公司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办法》(海大办【2008】23号)的有关要求进行。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学位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公 
共 
课 
 | 英语 
 | 3 
 | 72 
 | 1、2 
 | 考试 
 |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 
 | 2 
 | 36 
 | 1 
 | 考试 
 |  
 | 
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 
 | 2 
 | 36 
 | 1 
 | 考试 
 |  
 | 
农业科技 
与“三农”政策 
 | 2 
 | 36 
 | 1 
 | 考试 
 |  
 |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 2 
 | 36 
 | 1 
 | 考试 
 |  
 | 
小计 
 | 11 
 | =SUM(ABOVE)216 
 |  
 |  
 |  
 | 
领域主干课 
 | 农业机械应用案例分析 
 | 2 
 | 36 
 | 2 
 | 考查 
 |  
 |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进展 
 | 2 
 | 36 
 | 1 
 | 考查 
 |  
 |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 2 
 | 36 
 | 1 
 | 考试 
 |  
 | 
高等农业机械学 
 | 2 
 | 36 
 | 1 
 | 考试 
 |  
 | 
现代农业工程学 
 | 2 
 | 36 
 | 2 
 | 考试 
 |  
 | 
小计 
 | 10 
 | 180 
 |  
 |  
 |  
 | 
选 
修 
课 
 | 高等农业机械化管理 
 | 2 
 | 36 
 | 1 
 | 考查 
 | 选修6学分 
 | 
现代测试技术 
 | 2 
 | 36 
 | 2 
 | 考查 
 | 
生物质能转换技术 
 | 1 
 | 18 
 | 2 
 | 考查 
 | 
农业物料物理特性 
 | 1 
 | 18 
 | 2 
 | 考查 
 | 
现代农业信息技术 
 | 1 
 | 18 
 | 2 
 | 考查 
 | 
现代制造技术 
 | 1 
 | 18 
 | 2 
 | 考查 
 | 
科技论文写作 
 | 1 
 | 18 
 | 2 
 | 考查 
 | 
设施农业装备技术 
 | 1 
 | 18 
 | 2 
 | 考查 
 | 
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 
 | 1 
 | 18 
 | 2 
 | 考查 
 | 
农业生物环境控制 
 | 1 
 | 18 
 | 2 
 | 考查 
 | 
专业实践 
 | 应届本科毕业生12个月,往届6个月,考核合格。 
 | 6 
 |  
 | 3-5 
 |  
 |  
 | 
必修环节 
 | 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 
 |  
 |  
 | 3 
 |  
 |  
 | 
论文工作中期考核 
 |  
 |  
 | 4 
 |  
 |  
 | 
校外实践研究 
 | 6 
 |  
 | 2-5 
 |  
 |  
 |